热词:珠宝、  结婚、  翡翠


垂钓的技巧

2015-01-17来源于:我就爱钓鱼网编辑:小太阳

为什么要配备钓钩和浮漂小盒?

野外钓鱼,垂钓者往往要带些不同型号的钓钩和不同规格的浮漂,以备随时更换。各种型号的钓钩易丢失,不同规格的浮漂易折断,必须使用小盒盛装和保护。

需要准备的其他物品有哪些?

荒野垂钓,还要携带食品、药品、饮水、小刀或小剪刀等,这些用品虽不属鱼具,却是垂钓者外出垂钓不可缺少的。到荒江野河夜钓时,还要带点御寒衣物,有时还得带把防身的利器,以防被到水边饮水的野兽侵害。

在生疏的水域垂钓怎样用钩?

如果到一处生疏的水域钓鱼,不了解里面的水情、鱼情,该怎样用钩?凡有一定经验的钓手,在陌生的水域垂钓.大都先以中号偏小的钩子试钓(大、小鱼可兼顾)然后再根据上鱼情况调整钩的大小(包括型号),所以,外山垂钓(尤其是野钓),一定要多备几组不同规格、不同型号的钩,(大小都有,在家先拴好),以便临场随时选用——有备无患,收成才会好。

按垂钓的水域不同如何分类?

按垂钓的水域可分为:手竿、海竿、两用竿.

(1)手竿

指不装渔轮的钓竿。多用于淡水垂钓,长度一般为3—8米。

(2)海竿

也称抛竿、投竿、甩竿等。有长短软硬之分,在材料上目前基本是玻璃纤维和碳素纤维两大类。

(3)两用竿

竿身秀气,竿尖纤细,竿身长度2—6米。它具备了海竿与手竿的特点,颇受垂钓者喜爱.

什么是风线钓法?

选相对静水处,春夏秋三季均可钓鱼。尤其是夏日飞虫多时,成群结队游于水中的白鲦、翘嘴蚰等溪鱼不时跃出水面啄食飞虫。细线,小钩,不用坠和浮标。竿线应略长些。以蝇为饵。钓时要借助风力,人站在风滩边,背风而立,蝇挂钩上后便可扬竿放线,注意不要使钓饵入水,应使其在贴近水面的上空随风飘荡,逗引鱼儿。鱼儿以为是小虫飞来,便争相跃出水面捕咬吞食。而纵身争食之鱼往往咬不住钩,只有用尾鳍拍蝇入水的鱼才会有真正吞钩的机会。因此,鱼儿争相纵身之时不可提竿,只有当听到”哗”的一声,水面出现漩涡,飘动之蝇随之也被拍入水中看不到了,这才是鱼儿咬钩了,此时,方可提竿。一般白鲦、马口鱼体小量轻,上钩就可直接摘鱼。但若钓到半斤以上大口翘嘴蚰,就要小心翼翼拉至滩边用手去抓了.这种钓法在受风力限制的程度比较大,无风时,蝇饵飘送不出去,不能钓;风过大,蝇饵在空中乱舞难以接近水面,也不好钓。唯有风力适中才好.

什么是漂长线钓法?

漂长线钓法指在竿尖连接一根与竿等长或略长于竿的鱼线,线的一端连接饵钩,配置铅坠和鱼漂。垂钓前应先依钓点的水深调定鱼漂的准确位置。饵钩沉落水底后,包漂呈直立状态,上端露出水面2厘米左右。下钩前,可在选定的钓点投撒诱饵,然后挥竿将钩、坠投甩于钓点。这种钓鱼方法可用荤饵(蚯蚓.虾,蛆等)或素饵(面团、饭粒等)装钩。漂长线底钓的优点是钓点离岸稍远且静,鱼不易受到惊动.而且钓到大鱼后,为遛鱼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。在海钓中底钓方法和要领与此相同,只是要使用带鱼轮的两用竿。

鱼的内耳和侧线对发现食饵有何帮助

鱼在水中生活,还充分发展了内耳和侧线等听觉器官。鱼的内耳在鱼的头部两侧,里面生有听斑和耳石。其中.听斑能感知音响,耳石可调节平衡,所以内耳起听觉和平衡双重作用。

侧线器官能够感受水流的刺激以及干扰水中平静的信息。利用条件反射证明有些属的鱼类,在离其身躯及头部10毫米处,可以鉴别直径1/4毫米的纤维移动2毫米距离所发生的信息,并能准确地鉴别干扰信息源。这种水中定位的功能对于捕获食物具有重要意义。鱼类同样可以利用侧线器官感受水中细微水流,以及其他固体物移动时所造成的局部水流变化。此外,侧线器官还是鱼类的一种辅助性本体感受器,当鱼游动、肌肉收缩引起身体曲度变化时,会导致侧线器官感受装置发放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冲动,从而进行躯体的活动调控。此外,侧线感受器官还可以感受低频的声刺激,有人认为,侧线器官是听觉的辅助器官。侧线感受器对于侧线管道内液体流动极为敏感,它对于来自不同方向的灌注反应不同。有些纤维由头部灌流时放电停止,而由尾部灌流时放电增强。灌流的速度达到2~16毫米/秒之间,即可引起侧线感觉神经纤维的电发放,而且具有不易适应的特点。由于侧线感觉神经生理特性与内耳迷路系统神经元的相近,因而它可能与迷路系统的功能有关。此外,有些鱼类能感受0.03~0.05℃的水温差。但在损毁侧线器官之后,则对水温的敏感程度明显降低。说明侧线器官也有感受水温的功能。

不同季节鱼的垂钓方法

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四季分明,尤其是黄河、长江流域,春、夏、秋、冬更为明显。由于季节的不同,水温、风力、风向、阳光照射的时间也不相同,这些都将影响着鱼类的生活习性、觅食特征。有经验的钓鱼手会在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饵料,选择不同的地方垂钓。